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监管定调“并购+研究”业态,给券商带来哪些业务新意?

财联社

|
  财联社7月28日讯(记者林坚)自2024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业务已成为券商寻求收入新增量的主要路径之一,不过数据显示,2024年券商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达44.42亿元,其中头部效应显著(前五集中度达45%),中小券商需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围,目前来看,研究业务与并购重组业务的协同,或成为券商在行业分化中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就在最近,中证协发布业内广受关注的“高质量发展28条”,其中就鼓励引导券商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加强并购重组估值定价等问题研究,促进券商更好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近期,财联社记者在与业内人士沟通、券商采访时也关注到,券商逐渐开始重视,要重构券商的并购业务执行模式,理解“产业理解+金融工具运用”观念转变的内核。
  整体来看,并购业务所需的研究虽与证券公司的研究所日常从事业务有差异,也多有交集,可以借鉴、参考、应用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产业升级、公司成长、市场变化等相关的研究,是上市公司指定并购策略、识别并购机会、论证交易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不少受访券商认为,在确保业务独立性与市场公平性的前提(建立严格的业务隔离墙制度)下,研究业务要从辅助支持提升到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重构券商的并购业务执行模式,前者解决估值分歧与风险识别问题,后者实现资源整合与方案设计。从研究业务的角色和功能,从研究只为并购提供报告素材,升级为研究驱动标的挖掘与交易结构设计;从协作机制上,从依靠并购团队个人的资源和能力,转为依靠机制化和平台的联合作战机制。
  记者从财达证券了解到,从业务端的理解来看,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情况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价值判断的多维度和估值的多样性。投行需要深入分析并购双方业务逻辑,基于对产业逻辑的深刻理解,挖掘和配置优质资源。并购重组中如何定价也是一道难题,尤其是新兴领域,市场价格往往脱离短期财务数据,难以量化。研究业务通过价值发现为并购重组业务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支撑,提升并购重组执业质量。并购重组则为研究业务提供实践场景,反哺研究深度。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