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A股破局之道在个人养老金

证券市场周刊

|
  

  A股指数常年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养老金制度仍不完善。如果能够引导储蓄转至个人养老金账户,将成为资本市场最可靠的耐心资本,既实现金融支持实业,又可以通过实业发展回馈养老资金。

  

  A股参与者经常抱怨赚钱效应差,近10年上证指数始终纠结在3200点附近,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近2倍。放下抱怨,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投资大师的经历。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鼻祖。1936-1956年化收益率14.7%,跑赢全民掼蛋网市场,期间经受1930年代的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1965-2023年化收益率19.8%,远超同期标普 500 指数10.2%的年化收益率。巴菲特的投资生涯经历了19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遭受了1973年“漂亮50”的崩盘,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01年的科网泡沫和2008年次贷危机等等。

  

扪心自问,A股近10年、近20年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和金融状况,远好于格雷厄姆和巴菲特。A股如果政策设计得当,低估状态终将结束,并能实现可观回报。

  

巴菲特曾感叹,伯克希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只是搭了美国经济的顺风车。从1963年至2023年,美国GDP扩张43倍至27万亿美元,财富增长65倍至176万亿美元。这60年间,交通(汽车保有量)、通讯(移动电话保有规模)、人力资本(完成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改善。诚如巴菲特坦言:他的成功源于一张子宫彩票,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国家赚钱。

  

  

  

  A股的投资者也是幸运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从1983年至2023年,中国GDP扩张了215倍至129万亿元,财富增长至645万亿元。这40年间,交通、通讯、人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