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国产化进程再提速,沪硅产业开启新整合

证券市场周刊

|
  

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12英寸半导体硅片需求回暖,国内半导体硅片供给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变动,市场竞争相对温和。在此关键时间窗口,沪硅产业选择收购半导体硅片二期实施主体少数股东股权。不过,涉及的三家公司尚处于产能爬坡期,仍处于亏损状态。   国内半导体硅片头部厂商沪硅产业持续“扩张”,其于2025年3月8日披露收购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分别购买控股子公司新昇晶投46.74%的股权、新昇晶科49.12%的股权、新昇晶睿48.78%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沪硅产业将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持有上述三家公司100.00%的股权。此次并购标的均为公司12英寸(300mm)半导体硅片技术与研发产业化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其中,新昇晶投为持股平台,新昇晶科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切磨抛与外延环节,新昇晶睿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相关业务。

  

截至2024年三季度,上述三家拟并购公司业绩尚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新昇晶投营业收入为7.39亿元,净利润为-9515万元;新昇晶科营业收入为7.39亿元,净利润为-9522万元;新昇晶睿营业收入为1.96亿元,净利润为-2997万元。

  

市场对上述收购方案出现也分歧,3月10日,即沪硅产业披露收购预案复盘后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出现波动,当天收盘下跌7.64%。

  

  12英寸需求率先复苏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半导体硅片尺寸为8英寸与12英寸。根据摩尔定律,当硅片尺寸越大时,单个硅片上可生产的芯片数量也就越多,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研究机构数据,以1.50cm*1.50cm的芯片为例,12英寸硅片可生产芯片数量为232颗,而8英寸硅片可生产芯片数量为88颗,前者是后者可生产芯片数量的2.64倍。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