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聚焦

|股市聚焦

是何原因让券商两融业务增量不增收?头部券商多见利息收入下滑

财联社

|
  财联社5月6日讯(记者王晨)融资融券业务一直被券商视为重要创收业务之一,然而在愈演愈烈的行业价格战之下,融资利息低至4%以下不再罕见,这一重要创收业务正显著承压。2024年券商年报数据显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扩张,但难抵收入下滑已成普遍现象。
  头部券商因市场份额较大受冲击显著,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浙商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融资融券利息收入降幅超10%,而东方财富、红塔证券等中小券商凭借互联网流量优势或区域优势逆势增长,分化格局凸显。尽管融出资金规模平均增幅达16.22%,但量增价减效应导致超40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同比下滑。
  面对盈利压力,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深耕成为券商清晰的转型路径。多家券商聚焦科技赋能与综合服务,精细化运营成行业共识,强化风险管理也是券商关注的核心要点。科技驱动、风控升级与差异化竞争正重塑竞争格局。
  利息收入普遍承压,价格战效应凸显
  2024年,融资融券利息收入普遍承压成为行业主基调。
  记者曾在过往报道中提及,去年券商两融价格战加剧之势下,融资利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券商针对新开客户的融资利率普遍集中在5%-5.5%的区间,而对于资产量达到特定规模的优质客户,融资利率更是低至4%以下。
  这一影响直接反应在了融资融券利息收入上。在四十多家上市券商中,42家券商利息收入同比下降,降幅主要集中在5%-20%区间。其中,头部券商降幅靠前,中金公司(-20.02%)、中信建投(-18.55%)、招商证券(-14.72%)、中信证券(-14.41%)、华泰证券(-13.60%)、国泰海通(-13.20%),反映出头部券商因市场份额较大,受价格战冲击更为直接。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东方财富、红塔证券等少数机构逆势增长,前者或依托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实现利息收入增长5.89%,后者凭借稳健经营、区域布局和小基数效应以48.01%的融出资金增速支撑了11.71%的收入提升。这一分化凸显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单纯依赖规模扩张难以对冲费率下行压力,以价换量策略的局限性日益暴露。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