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6日讯(记者 徐自立) 康宝莱近期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康宝莱总净销售额为12.2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64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净销售额为64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520万美元。边际贡献(包括净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特许权使用费覆盖和独立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部分,康宝莱总边际贡献为5.2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27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边际贡献为23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610万美元。
康宝莱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国地区的净销售额为2.976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了2980万美元,降幅为9.1%。以当地货币计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5%。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9.1%主要是由于销量下降,销量点数下降6.5%,销售组合的不利影响2.5%,以及外汇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1.6%。
此前的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年净销售额为3.274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了6360万美元,降幅为16.3%。以当地货币计算,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8%。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销售额下降16.3%,主要是由于销售量下降,表现为销售量下降9.1%,外汇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4.5%,销售组合的不利影响3.1%,但价格上涨带来的2.6%的有利影响部分抵消了这一下降。
商务部WTO研究会营商环境研究专委会主任胡远江认为,康宝莱中国区负责人的频繁更迭是它业绩连续下滑的重要因素。“第一,高管的更换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换下李延亮后,几乎一半的中层管理人员随之离职,造成了企业的动荡。第二,大量离职的中基层人员造成了康宝莱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6日讯(记者 徐自立) 康宝莱近期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康宝莱总净销售额为12.2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64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净销售额为64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520万美元。边际贡献(包括净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特许权使用费覆盖和独立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部分,康宝莱总边际贡献为5.2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27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边际贡献为23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610万美元。
康宝莱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国地区的净销售额为2.976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了2980万美元,降幅为9.1%。以当地货币计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5%。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9.1%主要是由于销量下降,销量点数下降6.5%,销售组合的不利影响2.5%,以及外汇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1.6%。
此前的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年净销售额为3.274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下降了6360万美元,降幅为16.3%。以当地货币计算,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净销售额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8%。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销售额下降16.3%,主要是由于销售量下降,表现为销售量下降9.1%,外汇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4.5%,销售组合的不利影响3.1%,但价格上涨带来的2.6%的有利影响部分抵消了这一下降。
商务部WTO研究会营商环境研究专委会主任胡远江认为,康宝莱中国区负责人的频繁更迭是它业绩连续下滑的重要因素。“第一,高管的更换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换下李延亮后,几乎一半的中层管理人员随之离职,造成了企业的动荡。第二,大量离职的中基层人员造成了康宝莱市场资源的大规模流失。第三,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造成了企业经营策略的不延续,同时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2024年1月,康宝莱任命北亚区域负责人蔡孟红为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康宝莱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和销售运营。此前,李延亮自2007年起掌舵康宝莱中国区业务;2017年,李延亮被解职,由时任康宝莱天然产物生产副总裁的郑群怡接任。2018年1月8日,郭木上任康宝莱中国区总裁。
除了高管团队的变动,康宝莱的经销商关系也颇为紧张。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中国区业绩持续下滑康宝莱如何在红海中突围?》显示,2024年,服务康宝莱18年的经销商杨某因被公司指控“低价销售”违规,账户遭冻结且被拖欠3.38万元劳务费,引发其通过视频公开讨薪。杨某否认违规,称康宝莱未出示证据却要求其提供客户隐私信息自证清白。
胡远江认为,康宝莱和经销商的纠纷会对经销商团体的信心造成冲击,使经销商推进业务的动力减缓。同时,公司和经销商的纠纷通过自媒体展现给公众,也是直销企业应该尽力避免的情况。这种纠纷的后果最终都会体现在业绩下滑和消费者的流失中。
作为开展直销业务的企业,“涉嫌传销”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康宝莱的销售模式此前也一样受到过争议和处罚。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同样也提及,2018年3月,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因违法直销被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工商质监局查处,罚没金额573万元,当时被称为郑州工商局成立以来查办最大案件。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近期媒体报道联系康宝莱中国区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未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