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育儿补贴“含金量”多高?专家:加强各地平衡,避免差距过大

时代周报 阿力米热

|
  

  

育儿也有“国补”了。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合法生育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补贴按年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

  

同时,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且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这意味着,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多可领取为期三年、总额1.08万元的育儿补贴。

  

方案同时明确,育儿补贴覆盖所有合法生育的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同时,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特困等家庭收入认定。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中,一半以上是一孩,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能够全面惠及育儿家庭。此外,给一孩发放育儿补贴,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育压力,有利于家庭的再生育考虑。

  

事实上,目前全国已有20余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发放育儿补贴。那么,国家为什选择在此时间点出台政策?补贴力度是高是低?实施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叠加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本波。他认为,低生育率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在于经济压力大。

  

“育儿补贴对稳定增加家庭收入,起到了很好的兜底作用。不过,要真正缓解家庭育儿经济焦虑,还需联动教育、住房等配套政策,切实降低教育和居住成本,让育儿不再是家庭的沉重负担。”张本波说。

  

  

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

  

时代周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台,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本波:近年来,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特别是低生育率成为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