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国家账本”出炉,退休养老金将进一步提高,超3亿人受益

时代周报 王晨婷、阿力米热

|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多积极?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多大规模,投向哪些领域?结构性减税降费会否延续?教育、医疗投入是否提高?

  

3月5日,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这些问题逐一得到解答。

  

这份报告是一年一度的“国家账本”,细致描写了前一年的预算收支,以及当年的预算安排和主要财政政策。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19850亿元,增长0.1%;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0555亿元,收入总量为240405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005亿元,增长4.4%。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48600亿元,比2024年增加152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000亿元,比2024年增加800亿元。

  

这也意味着,2025年央地两级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全国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

  

  

赤字率首次触及“4%”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政策取向的风向标之一,而今年,这一指标首次达到4%左右的历史新高。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

  

“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首次达到‘4%左右’,超过2020年‘3.6%以上’的赤字率水平,为2008年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中央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出政策非常实事求是,因时因势顺势而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