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加大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经济日报

|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调要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其中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这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中央财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保”制度机制,基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局部地区“三保”保障压力仍较大。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凡事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犹存的复杂形势下,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从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看,收入总体呈恢复态势,不过“紧平衡”格局还是较为明显。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特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无不显示出对民生的高度关切。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要加大财力保障,促进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自主财力,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增加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激发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地方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从地方看,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影响较大,各地要努力开源节流,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税源,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列中的优先顺序,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支出结构,压一般、保重点,腾出更多财力用于“三保”支出。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