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提升智慧养老供给质量

经济日报

|
  

  当前,智慧养老产业凭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养老服务供给扩大化、普惠化的重要依托,能够更好地满足“银发族”多样化养老需求,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民生目标提供了支撑。

  

  一直以来,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实现了从概念探索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式发展。例如,上海市全面推行“为老服务一键通”,从“医、食、住、行、康、养、护、询”八方面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并明确到2025年,将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和示范品牌。又如,江苏省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有的城市创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2+N”模式,通过智慧平台运营服务监管,开展线下养老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联动。

  

  但仍有一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不少老年人数字素养相对较低,导致智慧养老服务普及度受限。其次,智慧养老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问题,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不足等。再次,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各地智慧养老平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数据难以共享互通;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老年用户隐私保护存在风险。对此,应从多角度着力。

  

  强化政策支撑,构建智慧养老产业生态体系。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制定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支持措施。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统一养老服务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破除信息壁垒。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对智慧养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给予税收优惠,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智慧养老专项信贷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项目建设。支持智慧养老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养老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形成规模效应。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