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城中村改造“加码”惠及更多居民

经济日报

|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地形成了一些城中村。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社会治理难等突出问题,需实施改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不仅能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还将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城中村改造扩大规模,让更多城中村居民看到了居住条件改善的希望。2024年,我国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多个城市,全年共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惠及居民136.7万户,建设筹集安置住房189.4万套,完成投资8164亿元。2025年,我国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计划在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应避免过去城中村改造存在的一些弊端。城中村改造不是一项刚推进的工作,2008年部分省市就开始实施“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旧”改造采取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允许毛地出让的旧模式,也因此出现改造进度慢、推进有难度等问题。过去,开发企业常常需要通过后续商品房开发平衡前期安置补偿的高成本。一旦开发企业资金回流缓慢,商品房销售情况不理想时,就难以平衡前期拆迁安置补偿的高成本。新的城中村改造应避免重走开发商主导、毛地出让的老路。

  

  政府主导依法征收为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创造重要条件。2023年7月,国办印发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和新政策。《指导意见》最主要的变化在于由过去开发商毛地出让转变为政府主导实施,依法征收,净地出让。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