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小支农

经济日报

|
  

  解决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性融资担保有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

  

  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就业、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三农”工作基础。由于缺乏可担保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难题。政府性融资担保作为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国家受到重视与运用。

  

  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由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提供的担保、再担保措施,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融资需求,具有“增信、分险、中介”功能。近年来,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和机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有效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金融供给。不过,融资担保行业还存在业务聚焦不够、担保能力不强、银担合作不畅、可持续经营压力大等问题。在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中,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成为绕不开的任务。

  

  政府性融资担保应当坚持支小支农的准公共定位。政府性融资担保的目的在于以“政府之手”弥补市场失灵,在可持续经营前提下保本微利运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发挥为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经营主体融资增信的政策功能作用,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突出政策导向,切实做好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服务,不能偏离主业盲目扩大业务范围、“垒大户、挣快钱”。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