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推动“计划电”向“市场电”转型

经济日报

|
  

  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度备受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第十年,也是检验电力市场改革进展的重要节点。通过近几年的试点和实践,作为电力商品的“超级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影响能源转型进程?

  

  电力作为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处于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装机比重快速提升,加之煤炭、油气等一次能源价格波动、用电负荷增长,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发生着深刻变化,能源安全、绿电消纳、价格疏导等难题,难以在小区域内平衡解决。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以市场化方式,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以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种种挑战。这既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核心任务,更是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成效明显。

  

  市场机制基本建立。一个市场要正常运行,首先要设立规则,让参与者有章可循。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编制出台电力中长期、现货、绿电、绿证交易以及信息披露、市场注册等一系列配套规则,从顶层设计上统一电力市场“度量衡”。同时,多层次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在空间上,覆盖省际、省内;在时间上,覆盖多年、年度、月度、月内和日前、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等交易品种,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