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武汉大众口腔:财务危机、监管阴影与技术落后的多重崩塌

财访团

|
  武汉大众口腔的上市计划正在引发争议。这家以“爱尚大众口腔”为品牌的民营口腔医疗企业,凭借92家医疗机构的规模,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其招股书中暴露的财务风险、监管压力、市场竞争劣势及内部管理缺陷,正成为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政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武汉大众口腔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其高增长叙事背后,隐藏着致命隐患。
  尽管武汉大众口腔在2022年至2024年间维持了40亿元左右的营收规模,但其财务指标却暴露了深层问题。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1.6骤降至2024年的0.9,速动比率同样从1.5滑落至0.9,这一趋势直接反映了公司现金流管理能力的恶化。可赎回优先股的增加导致流动负债激增,而经营性现金流并未同步改善,暴露出其扩张过程中资金链的脆弱性。
  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尽管毛利率维持在36%以上,但净利润率却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22年为13.8%,2023年短暂提升至15.2%,2024年又回落至15.4%。这种波动并非偶然,而是集中采购政策冲击下的必然结果。2023年,湖北、湖南等地的种植牙集采政策实施后,武汉大众口腔单颗种植牙均价从8640元降至5767元,降幅达33%。在成本端难以压缩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而2024年,随着正畸服务(占收入18%)中隐形矫治器等高成本耗材的价格调整,其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通策医疗、瑞尔集团早已通过供应链整合和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而武汉大众口腔仍在依赖传统定价模式。其招股书中提到的“通过优化成本结构维持盈利能力”更像是对投资者的安慰,而非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民营医疗行业的核心命门在于牌照合规性。武汉大众口腔旗下92家机构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等多重资质,且需定期续期。然而,其招股书中明确提及“若未能及时续期或新设机构未能取得牌照,可能面临暂停营业甚至吊销执照的风险”。这一表述并非危言耸听——2023年,湖南省卫健委曾突击检查多家民营口腔机构,因放射设备未备案、医师多点执业违规等问题,部分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