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九芝堂困局

《经理人》杂志

|
  在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中,九芝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ST九芝,000989.SZ,以下简称“九芝堂”)作为享有370多年盛誉的中药企业,曾早于同仁堂(公司前身始创于公元1669年)创立。二者虽然都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中药企业,但是如今其发展、经营业绩却相差甚远。
  九芝堂的前身为“劳九芝堂药铺”,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994年,九芝堂实行公司制改组,改制为长沙九芝堂药业集团公司。1999年,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2000年成功登陆深交所。2006年,九芝堂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目前公司拥有传统中药类“九芝堂”牌系列产品、现代中药类“友搏”牌系列产品、生物制剂产品“斯奇康”及大健康系列产品,品类覆盖心脑血管、补肾、补血、妇儿、五官科等各个领域。(图表1)
  图片
  时间追溯至2017年,如图表2所示,2017年,九芝堂归母净利润达到历史最高峰,为7.12亿元。但2018年开始,九芝堂就出现了业绩增长乏力现象。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腰斩,降至3.36亿元。2017年至2024年,九芝堂营业收入从37.97亿元波动下滑至23.7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12亿元波动下滑至2.16亿元。
  图片
  相比之下,同仁堂同期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33.7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5.9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17亿元提升至15.26亿元。这组业绩数据对比背后,藏着九芝堂的“失速密码”。
  同为中医药老字号,对比之下同仁堂业绩表现良好,2024年营业收入逼近186亿元,归母净利润稳超15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251家,其中2024年内净增门店数量250家,线上业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反观九芝堂,自2018年业绩“跳水”后便一蹶不振,归母净利润常年在3亿元左右徘徊,2024年更是因内控问题被“ST”。究竟是哪些因素,让底蕴深厚的中医药企业九芝堂,在发展道路上徘徊不前?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